2018年重現1963年旱災? 天文台指仍要視乎夏季降雨量
發布時間: 2018/06/04 16:30
酷熱天氣警告持續16日,至上周末氣溫才稍為回落;而今年5月本港僅錄得57.5毫米雨量,有人擔心1963年旱災重現。不過,天文台最新網誌指,本港約8成雨量都在每年5至9月錄得,今年會否如1963年般少雨仍要視乎漫長夏季的降雨情況。
天文台網誌指,本港的食水供應主要來自本地收集的雨水及從東江輸入的食水,其中東江水更提供約7至8成的本地食水需求量。
雖然今年首5個月累積雨量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二低,但河源少雨情況並無像本港般嚴重;世界氣象組織(WMO)建議採用標準化降水指數(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, SPI)監測乾旱的嚴重程度,SPI負值代表雨量偏少,而SPI正值則代表雨量偏多;乾旱嚴重程度可根據相應SPI的負值大小來劃分等級,SPI負值愈大表示乾旱愈嚴重,如SPI負值大過2一般被定義為極端少雨級別。
香港及河源均於1963年出現低於負3.5的極低SPI-6值及1964年低於負2.0的SPI-24值,反映1963年及1964年的長時間乾旱較廣泛及非常嚴重;而今年5月的SPI-6值,但河源同期的乾旱情況相對不算太嚴重,屬中等少雨級別,而較長時間的雨量趨勢,兩地的SPI-24值均於負1水平以上,基本上仍在接近正常範圍之內。
不過,天文台亦提醒公眾,未來降雨會變得更極端及多變,應對大雨及防旱工作都不能掉以輕心,並應保持良好的用水習慣,珍惜水資源。